油墨制造工藝可分為攪拌預分散和研磨細分散兩個階段。前者將配好的顏料和連結料在容器內(nèi)加以攪拌成漿狀物;后者在攪拌的漿料中仍需再研磨細分散,以較大的機械壓力和剪切力克服顏料的凝聚力,最終成為懸浮膠體狀的油墨。
油墨配色方法
1、
色譜色標比較法。如彩稿上的實地滿版專色,通過從色譜、色標上面就有配該色的油墨量的比例。從色譜上可以查找到半色調帶網(wǎng)點的顏色呈現(xiàn)的Y、M、C 各版的百分比的網(wǎng)點數(shù)。
2、
顏色三屬性的比較法分別比較彩稿試樣配出來的油墨顏色的明度、色相、飽和度。
①如果明度上有差距,可以通過加沖淡劑來糾正。
②如果色相有差距,偏某色,可以利用互補色規(guī)律糾正,但由此會增加中性灰,降低黑色的明度。
油墨色相的調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,也是很抽象的工作。簡單的色料三原色,黃、品紅、青可調配出赤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等幾十種顏色。而在實際調配過程中,僅靠三原色油墨無法獲得的色彩,是由于油墨廠家所選用的顏料、染料根本無法達到國際標準三原色的飽和度、色濃度、亮度等,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,而不是黑色。因此在實際調色過程中離不開黑墨、白墨、沖淡劑等油墨和助劑。
需要多方面考慮,比如: 調墨過程、調墨注意事項、色彩變化的規(guī)律、配色方法。
就調墨過程來說:
1.
掌握所用油墨的體系、顏色、色飽和度、黏度、細度等指標。
2.
對樣張及客戶要求、工藝要求、色相要求、油墨使用要求進行審定,對每一色組色序的排列、產(chǎn)品的印數(shù)、油墨的用量、主色調的調配等要深入了解。
3.
稀釋劑與油墨樹脂的溶解性、氣溫偏差和稀釋劑的配比是相關的,如氣溫高則稀釋劑應采用慢干型。同時,溶解效果,揮發(fā)速度對產(chǎn)品的印刷質量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因此要根據(jù)相關條件選擇合適的稀釋劑。
4.
印刷前要做好油墨、稀釋劑的準備工作。
5.在開機套印的短暫時間里,要根據(jù)顏色的搭配,適當利用原色墨,并把握好比例,依照樣張對每一色組油墨的色相進行調配,使印刷車速穩(wěn)定后,稍加調整即可達到樣張效果。在正常印刷中,批量控制色相相同,對調墨人員來說難度較大,如稀釋劑的添加量等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顏色效果,這就要求調墨人員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。